“人節”食“七樣菜”:農歷正月初七,俗稱“人日”,也叫“人節”。這一天,普寧家家戶戶有吃“七樣菜”的習俗。
初九天地生:農歷正月初九俗稱天地生,家家戶戶清早點燈籠在門前,備辦果品拜“天公”。這一天城鄉不宰生畜,不除穢物,咸感天地好生之德。
上元節:農歷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元宵節城鄉有新婚及生男孫者,須出一屏或數屏燈屏貢獻擺設,每層燈多為戲劇故事。有的地方還有“做丁桌”的習俗。
鬧元宵舊俗:“鬧元宵”的節日,大致如下:正月十五夜走老爺,正月十五下午遣香,正月十五夜送船,正月十六日倒旗法。
清明“上墳”:清明中,人們必須在家里祭拜祖宗,然后帶香燭紙料,“三牲果品”及鞭炮等物去“上墳”。
端午節:農歷正月初五為端午節。主要習俗有三方面:一是賽龍船,二是吃粽子,三是驅病辟邪。
六月二十四奉財神:普寧商戶,不論生意大小,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貫有奉拜“財神爺”的習俗。
“七月半”農歷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也稱“鬼節”,不少地方則叫“七月半”。農村家家戶戶習慣做白果品,以豆為餡,印制成人、魚、花等形狀,俗稱“人仔果”。
中秋節:主要活動有幾項:一是祭拜祖先,二是拜月娘,三是落三姑,;四是燒大窯。
冬至節:在農歷十一月,無定日,陽歷則固定為十二月二十二日。冬至節前夜,家家戶戶都做米粉圓,俗稱“冬節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