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陽西婦女懷孕,俗稱“有身孕”。“有生孕”的婦女,不要踏別家的門檻,不能隨便抱別人的孩子,認為抱了是“爭花”,會使小孩夜臥不寧。
坐月子 婦女產后一個月內,叫坐月子,生孩子不能在娘家,孩子哭聲不能讓娘家的人聽到,聽到就認為不吉利。孩子出生,第一個不知情走進本家的人,陽西風俗認為該嬰孩脾氣品格就會像這個人,俗稱“踏后某某”。坐月子期間,產婦要裹羅帕,吃糖姜雞,不要沾生水,夫婦不能同床,不論產婦或其丈夫,不能隨便到別家串門子。迷信說法,是生孩子有“剎氣”,會把別家神祗跑;若養著小鵝小雞,見了“生人畏”會發瘟。
洗三朝 嬰孩生下三天,要請有經驗的婦女替嬰孩洗澡,名曰洗三朝。同時這天要給嬰兒取名,叫“三朝安名”,即人的乳名,名安好,即做菜在祖宗牌位前上供,向祖宗報喜添丁。
邏更 嬰孩生下第九天,產婦娘家帶來糯米、紅糖、雞、酒等看望產婦嬰孩,俗稱“邏更”。“邏更”后做外婆的要給嬰孩準備帽鞋衣服,準備孩子滿月時送去。
滿月 嬰孩出生一個月后,要給嬰孩請滿月酒,舊時人重男輕女,若是頭生男,家庭經濟又不錯的,滿月酒會十分隆重。如果是女的,且家庭經濟又不怎么好,滿月時就只請外婆過來過過形式。來飲滿月酒的人,一般要給嬰孩帶禮物,飲酒還要講一些吉利話,以示慶賀。
百日 嬰兒出生百日,又稱百邏,要給嬰兒吃鹽,俗稱“吃味”。這天,父母給嬰兒買來豬腸、豬肚、豬腰、豬肝,煮粥喂嬰兒。俗稱“補肚”。或吃“豬八件”。舊時人看法,小孩“補肚”后,消化力強,日后身體強壯。
周歲 孩子出生周歲,陽西人慣拿來書本、筆、刀剪、脂粉、賭具等,讓孩子伸手去抓,稱“抓周”,若抓筆,就預示孩子將來做文官,抓刀剪,將來就當武將,若抓脂粉,將來可能會成花花公子,倘若抓賭具,父母捏把汗,擔心孩子將來會成敗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