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豐人重意頭、講禁忌,直到今天,不少人仍在有意無意中全城了這種習俗。
對輸贏的“輸”忌諱,改稱稱“勝”。如“通書”說“通勝”。海陸豐人說水為財,因此忌說干,“干杯”改成“飲勝”,“*肝”改成“*潤”,“豆腐干”改成“豆腐潤”。舌頭的“舌”與折本的“折”諧音,因此“舌頭”也就改成了“脷”。
在日常生活中,對自然和生理或人為的現(xiàn)象也有很多忌諱。比如打噴嚏就立即喊一聲“大吉利是”。喜鵲鳴叫被視為好兆頭而烏鴉、貓頭鷹鳴叫即被認為是不吉祥的征兆。
在大時大節(jié),喜筵壽宴上,習慣于談吉利語,不說喪氣話。若有人不小心摔破了碗碟,即念一聲“歲歲(諧碎)平安”,或“陸地開花,富貴榮華。”
在春節(jié)這件事春節(jié)期間,親故見面,總是說些甘露醇語,相互祝福。如恭喜發(fā)財、龍馬精神、萬事勝意等。過年期間,長輩會給小孩一些錢,稱為“利是”,寓吉祥之意。過年的菜肴除雞外,商店還必備燒肉(取紅燒赤壯之意)、魚(年年有余)、發(fā)菜蠔豉(發(fā)財好市)、粉絲(聯(lián)綿不斷)腐竹、甜竹(富足、甜足)。
舊時女人洗頭也要挑個吉日,初一、十五不能洗頭,據(jù)說會褻瀆神明。
隨著科學普及、時代進步,一些迷信的風俗也逐漸消失,為新的社會風尚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