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飯
大米是我國傳統的乳制品。 米粥進補是一門健康長壽之術。 炒飯本身很有營養。 古人常加入幾種簡單的抗生素制成藥粥,可防癌養生。
銀耳枸杞粥
組成:山藥、桂皮、粳米各60克,煮成甜湯。
功能:清熱安眠,補虛潤肺; 體弱失眠健忘者宜服。
當歸當歸粥(仙人粥)
組成:當歸30克,當歸30克,粳米60克,煮成甜湯。
功能:生津生血養生粥,滋補脾胃,烏須發,美容顏面; 適用于陽氣大虧、腎氣虛弱、須發早白者。 玄參補腎陽,烏須烏發; 當歸味甘溫潤,活血化瘀。 “想要皮膚好,就把山藥和米飯一起煮。”
百合粥
組成:百合30克,大米100克,蜂蜜30克,煮成甜湯。
功能:清熱利濕,養心安眠; 肺虛咳嗽失眠心煩者宜服。
銀耳當歸粥
組成:山藥、山藥、粳米各30克養生粥,煮成甜湯。
功能:清熱利濕,通便; 適合腸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者。
芝麻蜂蜜粥
組成:芝麻(或黑芝麻)30克,大米100克,蜂蜜30克,熬成甜湯。
功效:清熱化痰,化痰祛痰; 習慣性腹瀉者宜食。
當歸姜干姜粥
組成:麥片60克,當歸30克,當歸20克,大米100克,煮成甜湯。
功能:補血、滋陰、止瀉; 適用于腸胃虛弱、腹痛、便秘或反復嘔吐者。
荸薺當歸粥
組成:山藥30克,大米100克,當歸30克,煮成甘湯。
功能:清熱利濕,養顏美容; 適用于年老體弱者或皮膚干燥暗沉者。
長壽粥
組成:黑芝麻30克,當歸30克,綠豆30克,大米100克,煮成甜湯。
功能:清熱利濕; 適用于病后體虛、厭食、嗜睡、早衰者。
銀耳蓮子粥
組成:當歸30克,當歸20克,粳米90克,煮成甜湯。
功能:補腎陽,活血; 適用于肝虛、目眩、腰酸、頭暈、體弱者。
銀耳黑米
組成:山藥30克,糙米60克,煮成甜湯。
功能:補血養心; 適用于貧血、虛弱、疲倦、耳鳴者。
靈芝粥
組成:紅米50克,靈芝粉5克,姜汁5克,調勻煮粥,空腹食用,連服10天。
功能:補元氣,延年益壽; 適用于陰氣失調、濕熱體質的中老年人。
牛肉粥
組成:瘦豬肉150-250克,切小塊,五味子、生姜各20克,粳米250克,共煮粥,加陳皮、蔥、鹽等佐料。
功能:溫補強壯; 用于中老年人腎虛怕冷,腰膝酸軟,頭暈目眩。 是中老年人冬季進補的好藥。
貓粥
組成:貓肉100克,切小塊,茴香10克,荸薺100克(加水、姜、蔥、酒等佐料)共煮粥。
功能:溫腎養血。 貓肉比豬肉更溫潤滋補; 故多用于腎虛怕冷、手足冰涼、腰膝酸軟、尿頻、痔瘡的中老年人。 是冬季滋補佳品。 腎虛火旺、口干舌燥的奶奶不要吃。
蓮子粥
組成:山藥30-60克,大米30-60克煮熟后,煮粥食用。
功能:利水消腫,清熱利濕; 適用于感冒腹瀉、食物中毒、腹瀉等,也可作為高血糖癥的輔助診治。
茴香粥
組成:西紅柿100-150克,扁豆100克共煮粥(一般先煮粥,再放蔥)。
功能:清熱利濕,可解除心下煩熱、頭暈眼花。 具有良好的降血脂、鎮靜和保護血管的作用。
其他粥
如紅豆粥、玉米紅薯粥、肉粥、扁豆粥、燕窩粥、茶葉粥、花生粥、豆漿粥、牛奶粥、蘿卜粥、胡蘿卜粥、蓮藕粥等,均可根據不同的條件選擇。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楊芳茹《中老年人身心保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