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又名“鑼鼓草”,在薅包谷(玉米)草時由上下歌郎擊鼓鳴包鑼演唱。薅草鑼鼓是巴人留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文藝。它的功能似“巴渝舞”為集體勞動時的“戰(zhàn)地歌舞”。歌郎擊鑼鼓歌唱,參加集體勞作者評鑼鼓節(jié)奏起“舞”達到以齊功力,調動勞作節(jié)奏,提高勞動效率之目的。歌郎演唱的內容豐富,從“金雞開口”到“收工放鼓”再唱到“金雞閉口”都有歌可唱。
如歌頭“早晨要唱露水神,吃了早飯立午門”,上午要打傳十字,下午斬將要封襪神”。鑼鼓曲牌有似食米之雞之緊鑼鼓,也有十分浪漫似白鶴閃翅的悠閑瀟灑。根據(jù)傳說,草神興風,草精作怪,經老臣指點,對野草不能殺,只能攆之,田野草生長在地里十分有過,但它可喂牲畜,保持水土應為一功,國此,對野草只攆之不準處死。這便是打薅草鑼鼓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