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德先生
張問德先生當年被譽為:全國淪陷區(qū)500個縣中骨頭最硬的縣長。也是最有個性的讀書人。他62歲 賦閑在家,見日軍人侵騰沖,竟臨危受命做了淪陷區(qū)的縣長,在騰沖發(fā)動了全民抗戰(zhàn);他敢于責令畏敵逃跑的前縣長邱天培回來交印;他痛斥日軍的誘降花招。為了 與日軍周旋,他八次翻越高黎貢山,風餐露宿,把中國人的縣政府牢牢釘在敵后;騰沖光復后,他怒斥漢奸,并敢于在庇護漢奸的高官面前憤然辭職,掛官而去。鐵 骨錚錚,一片丹心,他是中國讀書人的典范,為后代留下了感天動地的業(yè)績。
張問德,字崇仁,號讱庵,生于1880年,騰沖人氏,清末秀才。曾任昌寧、順寧縣長,云南省 政府秘書、第一殖邊督辦秘書、騰沖縣參議會議長,云南省主席龍云私人秘書。1942年5月10日,騰沖淪陷,7月2日,張問德以花甲之身就任騰沖縣抗日政 府縣長。在騰沖北部游擊區(qū)配合軍隊抗擊日寇。在張問德領導下,抗日縣政府創(chuàng)立了聯合中學,舉辦行政人員訓練班,鼓勵青年參軍參政,搶救物資,引渡華僑難 民,政績卓著。日寇掃蕩騰沖北部時期,張問德隨軍八次翻越高黎貢山,數日斷炊,雖中途墜馬,口鼻流血,右手脫臼,抗戰(zhàn)意志仍不稍減。1943年8月31 日,日軍駐騰沖行政班本部長田島壽嗣致函張問德,企圖離間軍政雙方的團結,動搖人民抗戰(zhàn)的信心,9月12日張問德復函田島壽嗣,嚴詞駁斥,大義凜然,一時 全國大報均予刊載。軍政部長陳誠代表蔣介石召見,稱譽他為“全國淪陷區(qū)五百多個縣長中之人杰楷模,不愧為富有正氣的讀書人”。蔣介石還題贈“有氣節(jié)之讀書 人也”匾。1946年被授予“光華”甲種二級銀質獎章。1953年任德宏州政協(xié)委員,云南省志編纂。1957年病逝,德宏州政協(xié)題旌“忠恤千秋”。張問德 詩文書法自成一家,有《讱庵詩集》和聯語墨跡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