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吐蕃反唐:敵對關系
2、附唐反吐蕃:附庸與聯合關系
3、向外攻掠:敵對關系
經過:
唐初,在洱海地區分布著六個較大的部落,史稱"六詔"。"六詔"之一"蒙舍詔"(因其在其他五詔之南,又稱"南詔")。在唐廷支持下,逐漸吞并另外五詔,統一了洱海地區。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廷封蒙舍詔主皮邏閣為云南王、越國公、賜名蒙歸義。史學界一般都將這一年作為南詔國建立時間。唐廷扶植南詔的目的是聯合南詔與吐蕃抗衡,以確保唐帝國西南疆的安全。
而南詔羽翼豐滿后,開始東進,約在天寶五載(746年)占據滇池地區,實力大增,引起唐王朝不滿,但為共同對付吐蕃,雙方表面上仍維持和平友好的局面。七載,皮羅閣死,其子閣邏鳳繼位。時唐玄宗沉湎聲色,不理朝政,楊國忠專權,朝政腐敗。直接管理南詔事務的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驕橫暴躁,其部屬云南太守張虔陀貪財好色,導致閣邏鳳于九載起兵叛亂,殺張虔陀,攻陷羈縻州30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