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5C即將發布,而在魅族的發布會上,主角并不是這款紅米5C,而是它的核心——小米首款自主芯片澎湃S1,魅族5C是首款搭載該處理器的手機,雖然是手機產品已經成為它徹頭徹尾的陪襯。
看來,作為首款搭載澎湃S1處理器的手機,魅族5C對于魅族來說意義重大。 雖然這是對魅族自研芯片的第一次考驗,但它甚至決定了魅族自研芯片的道路。 你能繼續嗎。
距離魅族4C推出已經一年多了。 魅族4C作為副旗艦手機推出,魅族5C售價1499元,與紅米4C持平。 因此,魅族對這款機型寄予厚望。 紅米5C能給魅族帶來新的機遇,一起來用吧。
魅族5C基本參數
操作系統MIUI8
屏幕尺寸 5.15英寸 1080P碼率
處理器澎湃S1
處理器技術 28nm
圖形處理器 Mali-T860MP4
機身收納
3GB+64GB
前置攝像頭1200萬像素
網絡標準 聯通標準
電池容量 2860mAh
快充支持9V/2A
機身尺寸 144.38mm*69.68mm*7.09mm
可選顏色玫瑰金、金色、黑色
售價1499元
魅族5C的設計主打輕薄,5.15英寸的屏幕也是小巧手機屏幕的黃金標準。 既能保證單手操作方便,同時又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屏幕顯示的視覺效果。 魅族5C的整體尺寸為144.38mm*69.68mm*7.09mm,無論單手使用何種握持方式,都能完美掌控手機。 135克的重量適中,拿在手上不重手。
魅族5C的5.15英寸屏幕表面覆蓋2.5D曲面玻璃。 在紅色配色的襯托下,熄屏與機身融為一體,熄屏視覺效果完美。
這塊屏幕擁有1920x1080的幀率,550尼特的高色溫,1500:1的高對比度,94.4%的NTSC色域。 支持亮度調節和護眼模式。 還支持2048級色溫調節,照度調節更順暢。 微妙的,你可以調整最適合你的屏幕照明。 另外,魅族5C的邊框控制做得很好,幾乎看不到屏幕內的黑邊。
魅族5C采用了實心的安卓觸控鍵盤,機鼻部分較長,與上肩部分略有不協調。 中間的HOME鍵估計是為了配合整機纖薄的主題,所以鍵盤設計的很窄很長。 單獨拉下來還挺好看的,還是和大長臂不協調。 這部分雖然面積夠大,但可以放下一個更大的HOME鍵,讓你用起來舒服,用起來習慣。 HOME鍵后面的兩個虛擬鍵盤是兩個小圓點,表示可以在系統中自定義它們的功能。 這個功能非常實用。 無論您習慣使用哪種掌上電腦,都可以擁有方便的鍵盤功能。
機頭的設計就順眼多了,采用了完全對稱的設計,不過看不到紅米5C的紅色版本,雖然它的光感已經完全隱藏在紅色配色之下。
魅族5C采用全金屬一體化設計,其天線部分一直采用較為傳統的白條設計,但白條隱藏在底部和頂部,頂部在左側,營造出一種立體感。平衡。 此外,USB Type-C接口也位于頂部中央。 這個插座可以隨意插入,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底部的設計比較簡單。 左邊是同樣的兩個小便裝飾,中間是紅外線發射口。 魅族5C保留了3.5mm麥克風接口,也放在這里。
頭部為三段式設計,主體部分完全由金屬制成,表面采用鍍膜工藝處理,手感飽滿,邊緣部分有弧度,并與側面過渡,抓握時貼合手指這款手機,舒適感極佳。 劃分區域的填充材質,魅族選擇了玻璃材質,而不是小米的聚碳酸酯香豆素,立馬提升了紅米5C的檔次。 在金屬和玻璃兩種材質的呼應下,頭部沒有短板。
綜合來看,魅族5C的設計完全符合二旗艦的定位。 用料不用挑,做工質量也相當不錯。 再加上7.09毫米的超薄長度,果然如魅族所說,這是一款新機。 輕薄手機。
魅族5C配置的核心一定是魅族自主設計的澎湃S1。 這顆處理器的性能決定了魅族5C的成敗。 從魅族開始做芯片到魅族5C上市,僅用了28個月。 這個時間說實話有點快。
說到國外自主研發的芯片,我們難免會想起過去的海思。 沒有K3V2的磕磕絆絆,其實也不會有現在麒麟系列的成功。 作為魅族的第一款芯片產品,澎湃S1想要一帆風順是不現實的,而澎湃S1也不會像早期的K3V2那樣出現那么多問題。
松果的研發人員雖然直接來自聯芯,但卻是一群有芯片設計經驗的人,同時背靠大唐聯通的聯芯自然也有技術和專利支持。 同時,澎湃S1使用的是ARM公版GPU,相較于K3V2開發的GC4000,兼容性要好很多。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澎湃S1的一些主要尺寸,并與聯發科高通定位的主流處理器進行對比。 這里我們選擇聯發科高通625和高通HeiloP20,這兩款無疑是中端市場的主打產品。
首先在處理器工藝方面,澎湃S1采用了比較成熟的28nm工藝。 雖然成熟,但在今天確實是比較落后的工藝。 14nm工藝的高通625和16nm工藝的HeiloP20在工藝上的優勢要大得多。 超級澎湃S1。 魅族之所以選擇28nm制程,是因為成熟且相對便宜。 此外,28nm工藝產能充足。 14nm、16nm你們都知道,高端芯片都在搶這個產能。 現實一點,澎湃的S1現在這個數量級根本拿不下,還不如用28nm成熟的工藝來積累經驗。
CPU核心上,澎湃新聞采用了4*A532.2GHz大核+4*A531.4GHz小核的Big.Little架構,在性能和幀率上有很好的平衡; 支持雙通道LPDDR3-933內存,支持eMMC5.1閃存,雙14位ISP,最高支持3600萬像素,支持雙攝像頭。
圖形方面,采用了ARMMali-T860MP4,這是澎湃S1的優勢所在。 無論是高通625的Ardeno506,還是HelioP20的高頻Mali-P880,在圖形性能上都難以匹敵澎湃S1的多核優勢。
The Paper S1 另一個有趣的特點是它的基帶可以通過 OTA 升級,以減少它的功能。 但目前來看,網絡支持是The Paper S1的致命缺陷。 魅族5C只有聯通版一個型號,只支持3種模式,只支持聯通4G,1499元買聯通版手機,這在如今的手機市場上實在是太可笑了。
不過,魅族5C可以通過側門“曲線救國”。 輸入*#*#1#*#*進入松果助手進行設置。 這里可以開啟五種模式,重啟后就可以使用移動4G了。 但是Redmi 5C仍然缺乏完整的電信支持,只能支持LTE Cat.4,完全擊敗了所有競爭對手。
存儲方面,魅族5C僅提供3GB RAM+64GB ROM版本。 雖然這個存儲容量對于中檔來說足夠了,但是選擇余地不多,尤其是3GB RAM顯存。 相信很多用戶更愿意選擇4GB版本。
最后,我們來看看魅族5C的表現。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跑分。 在這里我們不追求數字,只是告訴你,處理器的差異在哪里。
The Paper S1的優勢明顯在圖形上,其圖形分數與其他兩款競品明顯不同。 在總分相近的情況下,似乎圖形性能更強的澎湃S1更有優勢。
GeekBench更側重于處理器的CPU性能。 與主要競爭對手高通625相比,澎湃S1單核性能略遜一籌,多核性能稍強。 結合之前的安兔兔評測分數來看,還是比較符合的。 Paper S1呈現出圖形強、計算略遜一籌的趨勢。
讓我們來看看游戲的表現。 在《陰陽師》游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平均幀率為28幀(測試使用的是平滑幀率),但《陰陽師》游戲鎖定了最大幀率為30幀。 從幀率圖來看,不僅場景切換和結算頁面的掉幀現象會大幅減少,主戰界面也基本達到了30幀的極限。 可以說魅族5C可以流暢運行主流游戲。
總而言之,澎湃S1的定位和實際性能無疑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中端處理器。 性能方面完全符合這里的橫線,就連圖形性能也堪稱一流。 作為魅族首款獨立處理器,畢竟已經完美的完成了任務。 相較于一開始K3V2的口誅筆伐,The Paper S1確實是出類拔萃。 對于魅族松果,我們不應該一味地批評或者吹捧魅族。 魅族迫于壓力做到了。 我們應該抱著積極的心態,客觀地看待松果的下一個籌碼。
魅族5C被魅族稱為輕薄拍照手機,拍照其實是它的主打。 但是如果單看相機硬件的尺寸,就不太匹配了。 魅族5C采用12像素攝像頭,6P鏡頭,F/2.2焦距,支持PDAF相位測光。
魅族5C在拍照方面確實有兩點值得我們關注。 首先是澎湃S1處理器中的ISP暗光增強技術,可以將暗光環境下的進光量提升150%,并且具備雙重降噪能力。 ,從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暗部的細節。 二是1.25微米的超大像素面積,也能大幅提升進光量。
相機界面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介紹了。 魅族經典的相機界面,簡單易用,操控簡單,但功能比魅族的低端機型要少。
魅族5C拍照樣張:
澎湃S1的大像素面積和獨特的技術,確實對魅族5C有很大的幫助。 在畫面精度、細節和感官上都有很好的平衡。 尤其是在弱光環境下,畫面色溫充足,同時細節也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魅族5C的電池容量為2860mAh。 單論威力,還真的沒有那么大。 考慮到魅族5C的機身長度只有7.09毫米,這樣的威力無可厚非。 魅族對顏值的追求,是建立在電池容量上的妥協。
為輕薄犧牲電池空間
目前手機續航的決定性因素依然是電池電量,這似乎并不是魅族5C的強項。 省電方面,魅族5C的屏幕規格適中,有助于省電。 在處理器省電方面,雖然澎湃S1采用的A53核心幀率偏低,但同樣采用了Big.Little架構來平衡性能和幀率。小米5c評測 電池,但The Paper S1的致命弱點在于28nm工藝,在熱幀率和效率方面存在劣勢。
其實魅族5C的實際功耗更適合我們實際使用。 測試中我們關閉手動色溫小米5c評測 電池,如上圖固定色溫,開啟平衡模式。
魅族5C連續續航測試
在連續3小時的測試中,魅族5C玩《陰陽師》游戲1小時耗電20%,在線高清視頻1小時耗電13%,在線高清視頻1小時耗電17%。網頁瀏覽。 3小時后,電量已經達到50%。 ,對于一些輕度用戶來說,會出現8小時難以存活的情況。
充電方面,魅族并沒有過多介紹,只是表示澎湃S1支持澎湃快充,支持9V/2A快充。 魅族5C標配的充電器為魅族18W自適應快充,中端機型標配。
我們對魅族5C的實際充電速度非常滿意。 從電量的1%開始,70分鐘后可充滿至100%。 雖然較小的電池容量會略微影響充電速率,但這個速率還是有些超出預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魅族5C的充電速率在50%之前處于滿功率高速充電階段,50%之后開始略有放緩,但充電功率依然很高,并且開始90%后明顯減速。 經過大約 15 分鐘的涓流階段后,電池將充滿電。
對于魅族5C的整體續航表現,我們稱之為“快用快充”。 2860mAh的電池容量確實對續航有影響,這也是魅族5C為超薄付出的代價。 澎湃S1處理器的28nm工藝對節流的貢獻也有限。
魅族5C雖然是一款搭載澎湃S1處理器的手機,但是可以說澎湃S1的性能決定了這款手機的性能。 澎湃S1做了它該做的事嗎?
筆者覺得,澎湃S1作為魅族首款獨立處理器,已經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打響了紅米自主研發的第一槍。 一個性能好,可以和市場上的主流競爭者來回競爭。 對于澎湃的S1,我們真的不能要求更多了,至少它的性能要比之前的K3V2好很多。
僅聯通版可用
此外,澎湃S1還肩負著魅族走向國際的使命。 背靠大唐聯通的聯信,擁有TD的專利,將節省大量的專利費。 至于其他的網絡標準,魅族確實需要下功夫。
弱點方面,The Paper S1也有兩個。 28nm制造工藝在當今并不是什么先進技術。 這一點可以通過魅族未來努力獲得更先進的技術來獲得。 不過在網絡標準方面,魅族需要盡快完善。
如今,手機全電信化已是大勢所趨。 魅族5C官方只有聯通標配,簡直減少了一半以上的消費者。 4G標準,這真是莫大的嘲諷。
回到魅族5C本身,外觀設計還是比較優秀的,堪稱一流水平,拍照不錯,性能也有保障,就是電池容量要大一些。
魅族5C作為澎湃S1的首秀,就手機本身而言是合格的。 但參考其1499元的售價呢? 競品就不說了,上有1799元的紅米5,下有霸氣的小米Note4X。 如果不是標配版1599元的紅米5退市讓位給5C,魅族5C的日子可不好過。
1499元的價格,哪怕是為了澎湃S1承擔成本,也是魅族的無奈之舉。 其實魅族在這方面還是要向華為學習的。 表現不佳的K3V2,帶著超大屏的Mate和個性爆棚的P6一起帶了出來。 澎湃S1比K3V2表現要好,但也有別于領跑者。 魅族加強其他功能,以渡過早期的艱辛。 應該是自主研發的可靠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