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雍正非常喜歡弘歷,然后不喜歡他的哥哥弘時。
2、主要是因為弘時行事不謹慎、放蕩不羈而不被雍正所喜愛,雖然有“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幼”的說法,但是雍正皇帝卻始終堅守著“立賢不立長”的做法,弘時年少率性輕狂,而弘歷卻是少年老成,小小年紀就深受康熙喜愛,接到宮中親自教養(yǎng),弘歷一直享受著高等教育,后來雍正皇帝也很是偏愛弘歷,康熙要給親王的兒子冊封世子,應(yīng)該要征求親王們的意見。當(dāng)時雍正不愿意讓弘時做世子,所以導(dǎo)致康子沒有冊封他。倒不是因為弘時做了出格的事情。因為雍正管教子女向來很嚴格,如果弘時當(dāng)時做了出格的事情,雍正當(dāng)時就會處罰他,而不僅僅不讓他當(dāng)世子那么簡單。當(dāng)時雍正年滿十五歲的兒子只有弘時,他就是不喜歡他,覺得弘時各方面都不行,所以不愿意讓他做世子。
3、其實弘時主要是陷入他八叔胤祀的黨羽當(dāng)中。這是雍正不能允許的,同時弘時的存在對于弘歷繼承皇位之后有很大的威脅,雍正是一個權(quán)利控制欲極強的人,他肯定不能允許有這樣一個對皇位有很強覬覦之心的人存在,弘時并不具有敏銳的政治嗅覺,雖然他年長于弘歷,卻不可能得康熙乃至雍正的賞識與精心栽培。八爺胤禩曾拜訪弘時,拉攏他一起謀劃對付弘歷的策略。弘時誤認為他的八叔覬覦皇位,這一點就充分顯示其幼稚性。
4、但皇四子弘歷在時間的推移之下,表現(xiàn)也更好。很多人都認為,弘歷在將來會成為皇位繼承人。這時,哥哥弘時就坐不住了,就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最讓雍正聽著不舒服的就是他八叔當(dāng)年那么優(yōu)秀,但最終還是他的父皇繼承了皇位,但這可是犯了雍正的忌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