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曇花別名是叫瓊花、曇華、韋陀花、鬼仔花,有月下美人之譽。那么,為什么曇花開花時間非常短?為什么曇花開花時間十分短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么曇花開花時間非常短
1、曇花是一種蟲媒花,要借助昆蟲來完成授粉。曇花生活在沙漠地區,晚上8點左右正是昆蟲活動頻繁的時候,所以此時開花最有利于授粉。而午夜過后的沙漠地區氣溫過低,不利于昆蟲活動,也不利于曇花授粉。
2、曇花世世代代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沙漠地區。沙漠中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變化很大,白天氣溫高,非常火熱,而晚上氣溫較低,涼快得多。
曇花選擇晚上四五個小時內開花,而到翌日清晨就凋謝,這樣,嬌嫩的花朵不會被強烈的陽光曬焦。這種特殊的開花方式,使它能在干旱炎熱的嚴酷環境中生活,繁衍后代。久而久之,這種習性便一代一代地遺傳下來了。
曇花開花時間大約3-4個小時左右。
曇花通常在6-10月份之間開花的,具體的時間是晚上的8、9點左右開始,開花維持的時間也很短,只有3-4個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到凌晨3點的時候就開始凋謝了。
曇花在正常情況下是每年只開一次的,有資料也表明它是可以在一年之內多次開花的,這是因為它的分枝比較多,每個枝葉的開花時間不同,也就有了多次開花的誤解。單個枝葉的曇花如果在第一次開花的時候沒有結果,它是不可能開第二次的。
曇花為什么會夜間開花呢?
這奇異開花特性要從它的原產地的氣候與地理特點談起。它生長在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熱帶沙漠中。那里的氣候又干又熱,但到晚上就涼快多了。晚上開花,可以避開強烈的陽光曝曬;縮短開花時間,又可以大大減少水分的損失,有利于它的生存。使它生命得到延續。于是天長日久,曇花在夜間短時間開花的特性就逐漸形成,代代相傳至今了。
如今,人們可以想辦法促使曇花在白天開花。花卉園藝學家采用以下“偷天換日”、“顛倒晝夜”的科學辦法予以實現。在它的花蕾長到10厘米時,每天上午7點鐘把整株曇花搬進暗室里,造成無光亮的環境。到傍晚8點鐘至9點鐘,用100瓦至200瓦的電燈進行人工照射,這樣處理7至10天后,曇花就能在白天,即上午7至9點開放了,并能從上午一直開放到下午5點鐘,才完全閉合。 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是,一般人都錯把它的莖枝當葉子了。其實,它并沒有葉子。人們看到的所謂“葉子”,實際上是它的葉狀變態莖,并不是葉,呈綠色,含有葉綠素,可以代替葉進行光合作用。正因如此,它沒有葉子,可以進一步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以便適應熱帶干旱沙漠地區的生存環境。
目前還有不少人種的在白天開花,一朵花能開1—2天的主干細圓、分枝扁平呈令箭狀的,那是“令箭荷花”。
人們常以曇花一現形容時間很短,有這樣一株曇花,一年竟開花6次,開花時間最長的達到6小時,且最近的一次在白天開放。
曇花簡介
曇花附生肉質灌木,高2~6米,老莖圓柱狀,木質化。分枝多數,葉狀側扁,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邊緣波狀或具深圓齒,基部急尖、短漸尖或漸狹成柄狀,深綠色,無毛,中肋粗大,老株分枝產生氣根。花單生于枝側的小窠,漏斗狀,于夜間開放,芳香,長25~30厘米,直徑10~12厘米;花托綠色,略具角,被三角形短鱗片;瓣狀花被片白色,倒卵狀披針形至倒卵形,長7-10厘米,寬3~4.5厘米,邊緣全緣或嚙蝕狀。漿果長球形,具縱棱脊,無毛,紫紅色。種子多數,卵狀腎形,亮黑色,具皺紋,無毛。
生長地海拔1000-1200米。喜溫暖濕潤的半陰、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不耐霜凍,忌強光暴曬。曇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譽。當花漸漸展開后,過1-2小時又慢慢地枯萎了,整個過程僅4個小時左右。故有曇花一現之說。世界各地區廣泛栽培;中國各省區常見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