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縣藏族人民,自古以來喜愛歌舞,每逢喜慶節日,婚喪嫁娶,迎賓送客,收種放牧以及宗教活動都要唱歌跳舞.全縣各區、鄉其民歌演唱風格不盡相同,各具特色,鄉土味特別濃厚。
黑水縣藏傳佛教有寧瑪、噶舉、格魯等派別。另外還有藏族原始宗教本波教。各有自己的廟會日期,一般每次廟會為七天,前四天念經,后三天跳舞慶祝。藏傳佛教的羌姆與本波教略有區別。但也有不少相同的地方。
本波教羌姆以祈禱神靈保佑、為民消災、預祝吉祥、萬事平安為主要內容,是本被教寺院的祭祀性舞蹈。本該教羌姆舞蹈由俄羌、各茸、朗基、府卓朗、哈舞組成,各段表演者分別身穿舜衣、僧服.披紅色布條、袈裟、獅皮大衣,戴大圓金帽、玉鳳冠帽、各種面具等。“舞時不歌,無音樂伴奏,有鼓錘擊”。“狐皮帽子頭上戴,半截皮鼓手中拿,木制鹿頭帶雙角,紙糊牦牛面捏羊”,表現古代藏族人民由狩獵、放牧而后轉為半農半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