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理概念上講,稅收貢獻率是納稅人繳納的稅款與其占用的資產總額的比例關系。
如:一家企業,其資產規模為100萬元,2004年繳納各項稅收5萬元,則其稅收貢獻率為5萬元÷100萬元=5%.這表明,該企業每占用100元的資產,就向國家貢獻5元錢的稅收。
以科學發展觀認識稅收,以精細化管理思維管理稅收,以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經濟思想看稅收經濟關系,論稅收貢獻的大小就必須參考納稅人占用社會資源的情況,要明確納稅人的稅收貢獻是在占用了多少資源的條件下創造的。也就是說,論稅收貢獻的大小不能單憑納稅人繳納稅款的絕對數量這一單一數據,還要考慮其占用社會資源的多少,以稅收貢獻總量與占用社會資源數量的比例關系論英雄。這一比例關系就叫“稅收貢獻率”。
深入研究稅收貢獻率這一經濟數據指標,將為研究稅收政策如何在平衡稅負關系、引導產業投資、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和協調市場經濟構成等方面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作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