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情況下,觀音蓮不需要摘心,繁殖可以直接剪取群生的側(cè)芽用于扦插。但觀音蓮在澆水過勤、缺少陽光的情況下極易徒長,導(dǎo)致葉片下彎,如同"穿裙子",如果通過控水、多曬太陽仍無法恢復(fù),才需要進行摘心。
2、用鋒利的刀,削去徒長的蓮座,保留底部2-3層葉片即可,放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風干傷口,并避免傷口沾水,傷口愈合后,還能發(fā)出新的側(cè)芽。
3、觀音蓮摘心與砍頭是一個意思,適宜在春秋兩季相對涼爽的時候進行,因為觀音蓮在濕熱的環(huán)境下極易化水,此時砍頭不易成活。砍頭后家里有多菌靈或代森錳鋅粉劑的可以在傷口處干涂少許促進傷口愈合。摘心后的觀音蓮,有一定幾率形成綴化現(xiàn)象,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
4、多肉植物生命力非常頑強,繁殖方式也很多樣化,可通過葉插、砍頭、枝插等方式進行繁殖,用對方法,可以輕松實現(xiàn)一盆變多盆。但對于觀音蓮而言,用側(cè)芽扦插繁殖速度也非常快,沒有必要將摘心當成繁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