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
什么時候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
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是2007年12月14日,由《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制定。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導讀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是2007年12月14日,由《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制定。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是2007年12月14日,由《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制定。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偟膩碚f,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什么時候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
端午節被列為法定節日是2007年12月14日,由《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制定。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午日節”等,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已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于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于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