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的形成原理是由空間氣體的核外電子被電場激發后形成等離子導電狀態,同時也伴隨了光輻射和熱效應的產生。由于光以及熱輻射的作用使其周圍空氣溫度急劇的增加從而產生熱膨脹,進而又推動空氣形成震蕩波。打雷和閃電是同時發生的,是由于帶異種電荷的云層或云層與大地之間的一種放電現象,當帶異種電荷的云層相互間的距離由于運動而縮小到一定距離時,正負電荷間的強大電勢差將空氣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放電時產生的放電火花就是我們見到的閃電,同時放電時產生的聲音就是雷聲。同理,當帶電云層運動時,地面相對應的地方產生感應電荷,若云層與地面或地面高大物體間距離較小,則云層與物體間的空氣被擊穿而發生瞬間放電產生雷電。我們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是因此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大得多,因此先看見閃電后聽見雷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