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在果品干制加工中,廣大農村釆用最多的方法仍是利用陽光和風力進行自然干制。自然干制,一般包括太陽輻射的干燥作用和空氣的干燥作用兩個基本因素。太陽輻射的干燥作用是利用太陽的輻射熱作為熱源,使水分蒸發的一種干燥作用。太陽光的干燥能力和果品原料水分蒸發的速度,主要取決于太陽輻射的強度和果品表面接受的輻射度。
太陽輻射的強度,因地區的諱度和季節而異,緯度低的地區較緯度高的地區強,夏季較冬季強。為了有效地利用太陽輻射進行曬干,在干制過程中,應提 高曬干品表面所受到的太陽輻射強度。辦法是將曬場的曬簾 向南面傾斜,與地面保持15° ~30°的角度在高緯度地區可大 些,低緯度地區可小些;在冬季可大些,夏季可小些,或者利 用地勢使曬場地面向南傾斜一定角度。
特別是在冬季,將曬簾 保持較大的傾斜度效果更好。空氣的干燥作用,取決于一個地區大氣的溫度、濕度和風 速幾個方面的氣候條件。我國南方諸省,雖然氣溫較高,但一 般空氣的相對濕度平均在75%以上。潮濕的空氣,對于果品 的干燥不利。但是,曬干和風干是在白天進行的,白天的氣溫 較高,相對濕度遠低于一天中的平均濕度,仍然可以起到一定 的干燥作用。
我國西北屬干旱、半干旱地區,氣候十分干燥,空 氣相對濕度低,平均在60%左右,有利于果品干制。風速的大 小與干燥作用關系很大,特別是在空氣溫度高、濕度低的情況 下,如果有較大的風速,即使在多云或者陰天時,也能收到一定的干燥效果。因此,自然干制方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料直接受陽光 曝曬,稱為曬干或日光干制;另一種是原料在通風良好的室內、 棚下,以熱風吹干的,稱為陰干或晾干。
自然干制的主要設備為曬場和曬干用具,如曬盤、席箔、運 輸工具等,以及必要的建筑物,如工作室、貯藏室、包裝室等。曬場要向陽,位置宜選擇交通方便的地方,但不要靠近多 灰塵的大道,還應注意要遠離飼養場、垃圾堆和養蜂場等,以保 持清潔衛生,避免污染和蜂害。
干制時,比較簡便的做法是將原料直接放置在曬場曝曬, 或者放在席箔上曬制。但這種做法在大量生產時,不便于進行 熏硫、疊置等操作。因此,以用盛器裝后晾曬為好,如采用形狀 整齊長方形或方形、大小相同的曬盤。曬盤可用木制或竹 制,底部留有方形或條形縫隙,縫隙大小以不漏干制原料為準。
曬盤大小以便于工作和經濟實用為原則,一般長90 ~ 100厘 米,寬60~80厘米,高3~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