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春節俗稱過年。據彝文古籍記載,彝族曾用太陽歷,將一年分為10個月,每月36天,每月從鼠日起頭,十二屬相循環三周,以豬日終尾。一年360天,剩下5至6天為過年日,不計入10個內。過年分大年小年,大年在10月末夏至日,小年在冬至。但現在的元陽彝族過年逐步漢化,與漢族同過春節。
祭倮
祭倮選在農歷二月,屬牛、屬牛、屬羊日都可舉行。如果當月寨里死了人,則視為不吉利,推行到下一個月舉行。
祭倮活動共三天。第一天全村男女老幼一早打掃家庭和街道衛生,修理村道,中午由畢摩念經文,驅鬼除邪,祈求全村平安,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第二天在村外倮樹林里殺豬祭神話中的英雄阿倮,從事各種祭祀活動;第三天,每戶人家辦一桌豐盛的酒席,端到街心相互請客。不論認識不認識,只要跨進村子的人,就被熱情邀請入席。
端陽節
彝族過端陽節的形式,與漢族大同小異。但其節日含義卻不同。漢族為紀念屈原,彝族卻為紀念為民除害的天皇——妮吉篩。
節日休息二至三天。村民們殺豬、殺雞外,還要包粽子,祭祀天皇妮吉篩。
彝族端陽節不忌日。孩童們盡情嬉戲,男女青年則串山對歌、跳樂,是談情說愛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