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前,人往往苦于孤獨感;消亡后呢,孤獨感也消亡了?或開始永恒的、真正的孤獨。
你一定要穿著大師的拖鞋走一走,然后把拖鞋扔了,在穿和脫的過程中,你就會找到自己。
永恒的孤獨轉(zhuǎn)化為永恒的安寧,但人們留在群體中的貢獻將代代閃光。
多年前一位朋友搬家,他說真麻煩,以后不愿再搬,要搬就搬煙囪胡同火葬場了。后來他真的去了煙囪胡同,但并非連家搬去,只是他獨自去了。
人的生活經(jīng)歷往往烙印在外貌上。
美比漂亮的價值高。
科技不能等同于科學,好比‘畫技’不能等同‘藝術(shù)’。高明的科學家和藝術(shù)家都不應是一個匠人,而是一個去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一個去再現(xiàn)自然的美。
人,從軀體到精神,是獨立的個體,這個硬道理決定了人的孤獨,孤獨是人的本分。但人偏偏不本分,愛群體,生活的歡樂和意義都體現(xiàn)在群體活動中,雖然人們也欣賞獨來獨往的老虎與雄鷹。有了群體,人們才步入創(chuàng)造,個體比群之群體,其間差異難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