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968年12月23日,逝于1022年3月23日,宋太宗第三子,母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趙德昌,后改趙元休,趙元侃。
歷封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至道元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恒。 至道三年,趙恒即位。趙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遼朝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趙恒親征,雙方會戰距都城東京,三百里外之澶淵,局勢有利于北宋,但因趙恒懼于遼的聲勢,并慮及雙方交戰已久互有勝負,不顧寇準反對,以每年給遼一定金銀于澶淵定盟和解。此后,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趙恒在位后期,任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趙恒也沉溺于封禪之事,廣建宮觀,勞民傷財,致使社會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內憂外患問題日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