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根據水位高低及其對堤防安全的威脅程度,一般將防汛水位劃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保證水位、設防水位和警戒水位。那么,大家知道設防水位和警戒水位的區別有哪些?防汛應急響應與各水位關系是什么?一起來看看。
設防水位和警戒水位的區別
設防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開始進入防汛階段的水位,即江河洪水漫灘以后,堤防開始臨水。警戒水位是根據堤防質量、保護重點及歷年險情分析制定的水位,也是堤防臨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現險情、需要加以警惕戒備的水位。
防汛應急響應與各水位關系
以長江武漢段的干堤應急防守為例:武漢關水位超設防水位(25.0米),預報還將持續上漲,武漢就將啟動防洪Ⅳ級應急響應。
武漢關水位超警戒水位(27.3米),預報還將持續上漲,武漢就將啟動防洪Ⅲ級應急響應。
武漢關水位達到28.28米,預報還將持續上漲,武漢就將啟動防洪Ⅱ級應急響應。
武漢關水位達到29.5米,并預報將超保證水位(29.73米),武漢就將啟動防洪Ⅰ級應急響應。
雨量和分級
降水量是用來衡量降水多少的一個概念,它是指雨水(或融化后的固體降水)既不流走,也不滲透到地里,同時也不被蒸發掉而積聚起來的一層水的深度,通常以毫米為單位。降雨量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同時還可以用雨量計來自動記錄雨勢的變化和雨量的大小,有關雨量的測量我們在后面會詳細介紹。
在氣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時間內降水量的多少來劃分降水強度。最常用的對降雨的分類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來劃分降雨的等級。根據國家氣象部門規定的降水量標準,降雨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種(見表2)。
但是,由于各地具體情況不同,各地氣象預報部門對于當地各類降水的標準也有些自己的規定。例如,在廣東,24小時內下50-70毫米雨的機會較多,當地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水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才算作暴雨。在新疆、甘肅、寧夏、內蒙等地,24小時內下50毫米雨的場合極少,則規定24小時降水量在30毫米以上的雨都可算作暴雨。
在沒有測量雨量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從當時的降雨狀況來判斷降水強度:
小雨:雨滴下降清晰可辨;地面全濕,但無積水或積水形成很慢。
中雨:雨滴下降連續成線,雨滴四濺,可聞雨聲;地面積水形成較快。
大雨:雨滴下降模糊成片,四濺很高,雨聲激烈;地面積水形成很快。
暴雨:雨如傾盆,雨聲猛烈,開窗說話時,聲音受雨聲干擾而聽不清楚;積水形成特快,下水道往往來不及排泄,常有外溢現象。
遇到洪水如何防范
當接到洪水預報時,應提前備足食品、衣物、飲用水、生活用品和必要的醫療物品。
洪水來臨前,如果需要進行安全轉移,在離開家之前,要將煤氣閥、電源總開關關閉。同時將房門關好。
根據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來不及轉移時,要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如果已經被洪水包圍,一定要設法與當地政府或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如果已經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者可以漂浮的物體。
遇到暴雨如何防范
當暴雨來臨時,注意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屋內進水則需要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注意街上的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應當立即遠離。
不要走地下通道,不要在流水中行走。遠離積水路段,注意躲避下水井蓋。
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減速慢行,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
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暴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如住所可能出現嚴重水淹,應撤離居所,到安全地方暫避。
不要在暴雨天氣進入山區旅游。在暴雨來臨前,應當盡快出山或到安全地帶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