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無論多強的地震,地震的發生到建筑的倒塌一般都是12秒的時間,所以這段時間是大家的逃生時間。那么,什么是雙向地震?雙向地震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雙向地震
雙向地震是對兩個主軸同時進行地震作用,一般情況下,建筑結構可以對兩個主軸方向分別進行計算,即對一個主軸方向進行計算,再對另一主軸(與前一主軸垂直的軸)進行計算。過去沒有計算機,人們都是對兩個主軸方向分別進行(手工)計算,表明該法有一定安全性,所以規范有此規定,但過去復雜結構少,所以對復雜問題要求兩主軸方向同時考慮地震作用計算。
現實中,地震作用基本屬于隨機,地震力可能來自于任何方向。
在建筑設計時,我們將水平地震力正交分解為兩個方向,即坐標軸的X和Y向。
當建筑物比較簡單,也就是平面布置對稱的時候,在X或Y向地震作用下基本不存在扭轉。這種情況下,可以分別計算X和Y向地震力的作用,再進行包絡設計。這稱為單向地震作用。
在抗震設防烈度較高的地區,考慮雙向地震力比單向地震力,許多構件的應力會增大很多。反映到施工圖上就是構件的截面和配筋增大,再反映到造價上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所以是否考慮雙向地震作用,關鍵在于規范所謂的“質量和剛度分布都明顯不對稱”到底怎么理解。而事實上規范并未對此概念有明確和量化的定義,因此工程實踐中并沒有唯一的標準。
目前最常見的做法,是位移比1.3以上考慮雙向地震力,也有嚴格一些控制在1.2的。
地震相關知識
1、中國有記錄最大的地震導致的洪水災害是1786年6月1日四川省康定-瀘定磨西鎮一線發生7.75級地震,地震導致的山體滑坡堵塞了大渡河使大渡河斷流長達10天,6月11日大渡河堰塞湖潰壩,高達30多米的河水涌入河道并且導致樂山,宜賓,瀘州等沿江民居被沖毀,造成了近10萬余人遇難,江水一直沖到了湖北宜昌才停歇。
2、中國所有省份歷史上幾乎都發生過6級或者6級以上的地震,唯一幾個沒發生過6級或者6級以上的地震只有浙江省和香港和澳門【1918年廣東南澳發生的7.2級地震對香港和澳門有影響,但是香港本地和澳門本地均未發生過6級或者6級以上的地震】。
3、中國大陸地區歷史上有記錄共發生過25次8級或者8級以上的地震。
4、中國歷史上發生過8級或者8級以上地震的省份:云南省,四川省,青海省,西藏,新疆,寧夏,山西省,陜西省,福建省,甘肅省,北京市,河北省,山東省,臺灣省。
5、中國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特征是西頻東弱【西部地區地震活動比東部地區更頻繁,東部地區有記錄共發生過6次8級或者8級以上的地震,而西部地區有記錄共發生過19次8級或者8級以上的地震】。
6、中國東部地區歷史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668年7月25日山東省郯城-臨沭發生的8.5級地震,中國歷史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縣發生的8.6級地震。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地震是1556年1月23日陜西省華縣8級地震,華縣大地震共造成了82萬人至83萬人遇難。中國西部地區傷亡人數最大的地震是1920年12月16日寧夏海原縣發生的8.5級地震,共造成了27.34萬人遇難。
7、大部分地震前有明顯前兆現象,綜合國內外大部分地震前兆現象我大致歸類為2類前兆,一種前兆是中長期地震前兆,一種前兆是臨震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