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正月是農(nóng)歷的月份,因此我們看日子要看農(nóng)歷部分才能知道這一天是正月幾號,若是問正月是哪一個月?正月是指哪一個月?那么,正月的來源是什么?正月有什么含義呢?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正月是哪一個月
正月是指中國農(nóng)歷的第一個月。經(jīng)過歷史演變,正月的說法有三種:一、陽歷正月是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后的該日;二、與寅月大體同時的那個陰歷月,是夏歷的陰歷正月;三、在大眾口語里,正月通常指農(nóng)歷正月。
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一,是漢族和漢字文化圈國家的傳統(tǒng)春節(jié)。春節(jié)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春節(jié)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fā)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jié)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精華。
正月的來源是什么
說到“正月”這個說法,這還得從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事情說起。據(jù)說在古代每當江山易主時,新朝天子就會立新政,破除舊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改正朔,易服色”,“改正朔”意思就是要將前朝的舊的歷法廢除,采用新歷法;而確立每年年首之月就是改歷法最最重要的標志之一。因此,每當新朝天子就位后更改歲首那就是再普遍不過的事情了。因為這寓意著新的王朝開始的時間。
歷史上古代歷法中,月份規(guī)定并不是那么的科學,像“朔晦月見,弦滿望高”這樣的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夏朝的時候,和現(xiàn)行月份基本一致,而商朝的時候,歲首則更改成了夏歷的十二月份;到了周王朝的時候,又將歲首改為了夏歷的十一月份。
后來大家就開始研究,怎樣才能找一個更合適更科學的月份作為歲首。后來大家覺得將每年的一月份作為歲首是最合適最科學的了。到了漢代的時候,終于確定下來將每年的農(nóng)歷一月份作為歲首。
正月有什么含義
正月就是我們的農(nóng)歷表中的每年的第一個月的哦。
我們的農(nóng)歷一月也是被稱為正月的哦。
我們的農(nóng)歷和陽歷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哦。農(nóng)歷是陰陽歷,兩種正月不同,陰歷正月是起于初一,而夏歷的陽歷(節(jié)氣)正月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后的該日,是論二十四節(jié)氣和十二月建。 最早的正月是節(jié)氣建正, 因此,最早的正月是陽歷(節(jié)氣歷)正月,歷法建正(基點)里的夏歷建寅是立春日開始。
正月又被稱為什么月
正月有歲尾、臘冬、殘冬、窮冬、冰月、余月、極月、清祀、冬素、大呂、建丑、季冬、暮冬、末冬、杪冬、二之日、嘉平、星回節(jié)、窮節(jié)、涂月、丑月、臨月、嚴月、寒冬、歲杪等30種又稱。
“臘”與“獵”古時候是通假的,來到一年的末尾,要去田里捕獵,帶到一些小動物來祭祀祖先時間一長,獵祭就變成了臘祭,臘也是有“接”的含意,新老相連。可是無論怎樣說,正月一定要辦的一件事情,便是祭拜。《祀記》上邊表述:“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天地萬物而索饗之也。”“臘”與“蠟”類似,祭祀祖先稱之為“臘”,祭拜百神稱之為“蠟”。“臘”與“蠟”全是一種祭拜主題活動,而多在農(nóng)歷十二月開展,大家便把十二月稱之為正月了。
正月出生的孩子命好嗎
如果只從出生的的月份來看,正月出生的孩子命運是很好的。
農(nóng)歷一月,正值新春佳節(jié),萬物復蘇,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月份出生的孩子,精力旺盛,大吉大利,是富貴之人。他們?yōu)槿藢嵲冢斆髂芨桑嗖哦嗨嚕艿玫胶芏嗳说目隙āT谑聵I(yè)上,平安風順,無太多風浪,財源廣進,衣食無憂,盡享天倫之樂。
如果是男孩,天生具有商業(yè)頭腦,創(chuàng)新力十足,必定闖出一片天地,功成名就;如果是女孩,可以為家庭帶來好運,父母財源廣進。無論男女,天資聰穎,能力出眾,日后必定大富大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