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的“禮”字是是由“示”和“豊”字構成的。
“示”,在《說文》:“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表示為天顯現岀某種征象,預示岀吉兇,用來告示人們。“示”的上部象天,下面的“小”原是三垂,代表日月星。凡“示”字旁的漢字,往往與天地祖宗鬼神有關,如禍福神祖祭祀祥等等。
“豊”,象形字,象古人祭祀時用的祭器。國學大師王國維認為“豊”字象豆(古代的一種高腳盤)上放著祭祀的玉。
所以,《說文》是這樣解釋繁體“禮”字的:“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禮,履行,用以事奉神靈獲得福祉。)即以禮祭拜神靈,必須恭恭敬敬,并有莊重的儀式。后來,表示敬意、舉行儀式都與“禮”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