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又長大了一歲,在新的一年里,我要做。
2、年夜飯作文(三)除夕的晚上,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姐姐……全家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吃年夜飯!
3、在桌子上,一歲的小妹妹吃了奶奶做的飯菜后,臉上露出了微笑,好像再說:“好好吃呀!”奶奶在吃飯時,還對我說:“杰,你又長大了一歲,希望你比以前更懂事了!”姐姐也以飲料代酒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很快,全家都有說有笑地把這頓年夜飯吃完了!
4、過了一會兒,奶奶慈祥地把我們帶進房間,塞給我們每人一個印著“馬”的紅包,我們接過紅包,笑盈盈的謝謝奶奶!
5、“爆竹一聲除舊歲”轉眼間又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洋溢著過年喜悅的氣氛。過年,對于小孩子來說是最熱鬧、最開心的時候了,有得吃、有得穿、有得玩、還有紅包拿。人們總要在這個時候回家和家人團聚,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整桌,闔家歡樂的氛圍,真是難以言喻。媽媽要大費周章為年夜飯做籌備,因為這可是一年一度重要的家庭團聚,所以我和媽媽去菜市場選購新鮮的食材。菜市場里的人滿坑滿谷、人聲鼎沸,通路擠得水洩不通,充分感受到年節的氣氛!菜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落,“一斤一百!一斤一百!要買要快喔!”、“通通一百,通通一百啦!”、“新鮮的青菜,一把十塊,三把二十五!”每一家菜販高分貝的叫賣聲音都不遑多讓,一聲比一聲更大,真是有趣!經過我和媽媽的一番精挑細選、討價還價之后,我們手上都提著大包小包,心滿意足的回家去了!晚上我們圍爐吃年夜飯,家里熱鬧滾滾,餐桌上擺滿了好多豐盛的菜肴,令人看了不禁垂涎三尺,想要趕緊大快朵頤,祭拜五臟六腑!媽媽還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介紹她的“滿漢全席”,逗得饑腸轆轆的我們,實在迫不及待。年夜飯的每一道食物,都有不同的寓意,每一道菜也要討個好彩頭。譬如魚代表“年年有余”、長年菜代表“長長久久”、菜頭代表“好彩頭”、吃年糕象征“年年高”……等,還有餃子的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所以過年吃餃子代表大吉大利。年夜飯寓意吉祥,有象征幸福好運,有的是象征家庭和樂團圓。不僅吃進山珍海味,也吃進所有的好福氣!飽餐一頓后,跟奶奶拜年說吉祥話領壓歲錢后,接著就聚在一起看電視、玩撲克牌、談天說笑,玩得不亦樂乎,完全沒有睡意。媽媽也沒趕我們上床睡覺,還跟我們說“守歲”的意義,爸爸則在一旁笑著說:“等一會你們就會去”守睡“了!”這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我不僅吃得很飽,也品嘗到媽媽的愛心,更享受了天倫之樂的美好;那溫暖和睦、其樂融融的感覺,給每個家庭成員帶來心靈的愉悅和精神的滿足,更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大吉大利!
6、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伔兄螅瑹釟怛v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還有蘿卜俗稱菜頭,祝愿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7、新年到了!全家齊聚一堂一起吃年夜飯。離鄉背井,出遠門打拼的親人,也紛紛的回來跟家人一起團圓,和家人一享受天倫之樂。除夕的前一個禮拜,所有市場、大賣場、菜市場,場場爆滿,幾乎天天人聲鼎沸、水泄不通,人潮人山人海,各條年貨大街的商家,個個聲嘶力竭的叫賣,荷包賺得滿滿滿;采買年貨的人,個個大包小包,就怕漏了哪樣食材。到了除夕夜那天,我心目中的廚神媽媽、奶奶準備大展身手,做一頓讓人吃了會欲罷不能的飯菜,吃過的人一定都贊不絕口。讓我來一一的介紹媽媽和奶奶的拿手菜吧!年夜菜都有它象征的意義,例如:吃雞酒、韮菜,代表長長久久;吃長年菜,代表長壽;發菜意謂“發財”;吃菜頭,代表好彩頭;吃發糕代表發發發;吃蘋果,代表平平安安;吃魚,意謂年年有余……媽媽和奶奶的第一道菜是:蹄膀,意謂,補財庫(臺語)。里面有奶奶滿滿的愛心和祝福。吃芹菜代表一整年都輕輕松松,沒有煩惱;吃水餃,韮菜、高麗菜的內餡,搭配媽媽精特別的醬汁,保證讓你一口接一口,愛不釋手,吃得心花怒放,每一口吃來都好幸福,因為這些都是媽媽和奶奶精心準備的年夜飯佳肴。到了飯后,就是小孩子最愛的的時候了。乖乖坐在電視機面,其實是等著領紅包,而平常嘴巴最會甜言蜜語的我,總是博得長輩的歡心,心甘情愿的拿出大紅包來賞賜我。除夕夜,媽媽不會像平常一樣,趕我們上床睡覺,,這是除夕特有的福利,我們可以通宵達旦,盡情的享受一整個年夜。啊!又是一頓幸福的年夜飯,又是一個令人難忘的除夕夜!
8、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圣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制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后,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后,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9、飯菜可豐富了呢!有:黃酒雞、白切雞、燒鵝、烤鴨……我最喜歡吃烤鴨,因為它的肉很香,皮很脆,我還知道烤鴨的做法呢!首先把鴨子殺了,再把毛拔光,再拿去腌制,再用一根棍子從鴨子的屁股串到脖子上,最后拿到火爐那里邊烤邊轉動棍子,還要烤三十分鐘呢!烤好后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