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兩個成語,質(zhì)非文是和飾非文過。
質(zhì)非文是:
解釋: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zhì)。
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其文是也,其質(zhì)非也,羊質(zhì)而虎皮,見草而說,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矣。”
例句:宋·蘇軾《又一首答二猶子與王郎見和》:“質(zhì)非文是終難久,脫冠還作扶犁叟。”
同義詞有華而不實、表里不一。
反義詞有表里如一。
飾非文過:
解釋:文:掩飾。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出處:《漢書·賈捐之傳》顏師古注:“謂人有堅為辯言,不以誠質(zhì),學于非道,雖博無用,飾非文過,辭語順澤,不聽教命。”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