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的詩句整理如下:
1、饒君撥盡相思調,待聽梧桐葉落聲。——蘇軾《鷓鴣天·佳人》
2、梅似雪,柳如絲。試聽別語慰相思。——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3、忽思舊宿廬山寺,曾聽懸崖瀑布泉。——趙蕃《夜賦》
4、臥聽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樓。——釋行海《贈王漁山》
5、雨中看瀑布,月下聽松琴。——顧逢《寄俞半村》
6、萬里長城穿地脈,八方馳道聽車音。——楊億《始皇》
7、長樂遙聽上苑鐘,彩衣稱慶桂香濃。——李商隱《贈孫綺新及第》
8、春花不愁不爛漫,楚客唯聽棹相將。——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9、不從三峽過,免聽幾猿聲。——趙師秀《送潘景參赴利路帳干》
10、一夕詩來增浩嘆,更和秋雨聽浪浪。——曹勛《和虛中所惠佳什》
11、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干吹出斷腸聲。——朱淑真《中秋聞笛》
12、南窗蕭颯松聲起,憑崖一聽清心耳。——李白《白毫子歌》
13、掩妾淚,聽君歌。——李白《夜坐吟》
14、黃鸝囀處誰同聽,白菊開時且剩過。——司空圖《白菊雜書四首》
15、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蘇軾《琴詩》
16、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17、白石飛仙,紫霞凄調,斷歌人聽知音少。——王沂孫《踏莎行·題草窗詞卷》
18、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19、今日知音一留聽,是君心事不平時。——劉禹錫《答楊八敬之絕句》
20、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李商隱《鈞天》
21、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陳與義《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22、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系舟。——李白《寄崔侍御》
23、江上見新年,年夜聽春雨。——朱敦儒《卜算子·江上見新年》
24、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
25、我宿黃山碧溪月,聽之卻罷松間琴。——李白《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26、明年來此賞清明,窗掩梨花庭院靜,小樓風雨共誰聽?——張可久《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為酸齋解嘲》
27、怕清明幾度傷懷,關節得荼老且慢開,春已聽榆錢斷買。——張可久《沉醉東風·瓊花蝶粉霜》
28、明到衡山與洞庭,若為秋月聽猿聲。——王維《送楊少府貶郴州》
29、聽,粉箏江上聲。游仙興,落花香洞庭。——張可久《金字經·稽山春晚若》
30、響入百泉去,聽如三峽流。——李白《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31、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臺》
32、籬花猶及重陽發,鄰笛那堪落日聽。?——劉長卿《過裴舍人故居》
33、萬柄高荷小西湖,聽雨,聽雨。——張可久《慶宣和·春思一架殘》
34、披風聽鳥長河路,臨津織女遙相妒。——王勃《河陽橋代竇郎中佳人答楊中舍》
35、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李紳《江南暮春寄家》
36、試聽呵。寒食近也,且住為佳。——辛棄疾《玉蝴蝶·古道行人來去》
37、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38、故人杳杳,長江風送,聽胡笳瀝瀝聲韻聒。——白樸《小石調·惱煞人》
39、欲知恨戀情深處,聽取長江旦暮流。——薛逢《越王樓送高梓州入朝》
40、暮天愁聽思歸樂,早梅香滿山郭。——溫庭筠《河瀆神·河上望叢祠》
41、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始聞秋風》
42、從來寒食半陰晴。花底聽歌聲。——王之道《朝中措·從來寒食半陰晴》
43、漸臨瀑布聽猿思,卻背岣嶁有雁行。——齊己《送禪者游南岳》
44、聽罷無他計,相思又一篇。——白居易《答夢得聞蟬見寄》
45、欲得身心俱靜好,自彈不及聽人彈。——白居易《聽幽蘭》
46、竹軒靜看蜘蛛掛,莎徑閑聽蟋蟀移。——齊己《城中晚夏思山》
47、清風明月遙相思。遙相思,草徒綠,為聽雙飛鳳凰曲。?——王勃《江南弄》
48、暖床寂寞聽風雨,孤負清明又一年。——釋文珦《清明》
49、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曾幾《發宜興》
50、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劉過《賀新郎·老去相如倦》
51、春來不住聽檐聲,日色何曾作好晴。——方回《清明晝夜大風》
52、已過驚蟄日,未聽候蟲聲。——陸文圭《驟雨》
53、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蛙。——曹豳《春暮》
54、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於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司馬遷《史記》
55、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司馬遷《史記》
56、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雨》
57、不如黃鶴樓前換酒聽吹笛,與君醉殺湘江春。——王叔承《鐵笛歌》
58、瑣細夜談皆可聽,煙霏秋雨欲同歸。——岳飛《送軫上人之廬山》
59、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60、遙想老豐秋雨夜,跏趺刎坐聽鳴蛙。——張嵲《贈南回了豐上人三首·連階澹澹方江水》
61、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62、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63、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64、視而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老子《道德經》
6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66、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67、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韋應物《夕次盱眙縣》
68、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諸葛亮《出師表》
69、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歐陽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70、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71、夜聽春雨。踏雪差無苦。?——劉辰翁《點絳唇·和訪梅》
72、又驚客枕聽春雨,即合歸舟上浙江。——方回《癸巳元日年六十七》
73、時取黃鶴樓中老鐵笛,傍崖吹之,江神斂衽無人聽。——陳獻章《病中寄張廷實用杜子美韻》
74、艤歸舟喚醒湖光,聽我篷窗春雨。——盧摯《正宮·黑漆弩·晚泊采石》
75、公子樓頭賞春雨,杏花樹上聽新鶯。——方回《記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
76、午夜聽春雨,發生端及期。——陸游《春雨·午夜聽春雨》
77、擁被聽春雨,殘燈一點春。——陸游《春雨·擁被聽春雨》
78、遙尋瀑布水,忽聽松林鐘。——趙熙《龍門峽道中》
79、夕陽岸上行枯葉,瀑布巖前聽拆冰。——趙師秀《送奭上人抄化》
80、邯鄲枕上夢初覺,喜聽檐閒秋雨聲。——樓鑰《晝寢》
81、疑含白龍堆外怨,恨不黃鶴樓中聽。——汪炎昶《聞笛》
82、石出倒聽楓葉下,櫓搖背指菊花開。——杜甫《送李八秘書赴杜相公幕》
83、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陸游《鵲橋仙·夜聞杜鵑》
84、茶煙靜拂聽琴鶴,谷雨輕籠鋤麥人。——王禹偁《和陳州田舍人留別·淮陽冰綻柳條新》
85、春后雪。衫兒因甚難熱。綠叢啼鳥聽吹來,嫩簧小舌。——毛奇齡《西河·春后雪》
86、滄浪歌罷渾無事,抱膝閒聽瀑布聲。——成鷲《題畫·其四》
87、行到溪山幽絕處,細聽瀑布滌煩襟。——朱誠泳《題畫·其一·抱琴隨處覓知音》
88、忽看淮月臨寒食,想映江春聽伯勞。——王安石《李君昆弟訪別長蘆玉淮陰追寄》
89、早晚又從三峽過,猿聲宜在月中聽。——陳璉《入夷陵》
90、君聽三峽水,哀響流長風。——顧璘《望隆中山》
91、響入百潭秋水去,聽如三峽流泉音。——陳煇《廬山秋瀑歌寄王四秀才》
92、緩得歸程過寒食,杏花村雨聽鳴鳩。——止庵法師《過湖州》
93、執手試聽楓葉下,打門終待藕花開。——釋寶曇《送李宰免監鎮之官浙西》
94、楓葉荻花秋正好,琵琶休聽郁輪袍。——周密《寄牟德范九江幕府》
95、秋色蕭蕭楓葉丹,每聽砧杵輒憑闌。——李英《關黃歐三文學枉過持陳二山人所寄贈章率爾酬答因訂中秋之約》
96、秋夜初長客不寐,坐聽砧聲思故鄉。——張元凱《客堂秋夕》
97、少小與君情不疏,聽君細話勝家書。——方干《送鄉中故人》
98、應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聽子規。——鄭谷《送進士王駕下第歸蒲中》
99、古桂吹香秋月明,當年曾聽讀書聲。——吳錫疇《棣華堂先大父國錄叔大父安撫教授之地堂前古》
100、已聞桂蠹化蝴蝶,忍聽鸚鵡呼琵琶。——郭登《楸子樹》
101、星星仙語人聽盡,卻向五云翻翅飛。——劉禹錫《步虛詞二首》
102、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103、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劉禹錫《金陵懷古》
104、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105、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王昌齡《送魏二》
106、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白居易《清明夜》
107、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韓愈《湘中酬張十一功曹》
108、野花看欲盡,林鳥聽猶新。?——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109、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張九齡《耒陽溪夜行》
110、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11、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112、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納蘭容若《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113、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114、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毛澤東《七律·有所思》
115、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李白《灞陵行送別》
116、別后江頭虹貫日,想君還東觀圖書府。天咫尺,聽新語。——白樸《賀新郎·題闕》
117、天街追逐邊塵亂,更點聽殘鐘鼓院。——陳著《次韻和岳醵飲西峰寺分韻成詩十四首見寄·天街追逐邊塵亂》
118、終朝幸自無他事,忽聽兒童報索租。——陳著《偶成·生計何曾問有無》
119、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李白《將進酒》
120、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孔雀東南飛》
121、山田鹿下投書去,水館猿啼卻坐聽。——范梈《傅之經歷謁告還湘中,未語別而宵征。翌日,與僚友追送生居亭中二首·其二》
122、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杜甫《石壕吏》
123、天顏靜聽朱絲彈,眾樂寂然無敢舉。——李紳《悲善才》
124、靜聽深奏楚月光,憶昔初聞曲江宴。——李紳《悲善才》
125、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白居易《琵琶行》
126、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白居易《琵琶行》
127、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白居易《觀刈麥》
128、歸舍何人發新詠?郤兼鳴佩兩邊聽。——范梈《禮成,還齋宮》
129、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130、潘公墻角樹連庭,曾是笙簧晝夜聽。——范梈《秋日集詠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編修諸公十首·其七》
131、易政聽時報,交深念日遲。——范梈《奉寄淮東憲孔知事二首·其一》
132、子野善聽,離婁至明。——李白《雪讒詩贈友人》
133、尺布之遙,塞耳不能聽。——李白《上留田行》
134、主人有酒且莫斟,聽我一曲悲來吟。——李白《悲歌行》
135、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36、霜馀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穎咽。——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137、此意在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蘇軾《醉翁操·瑯然》
138、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李白《幽澗泉》
139、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140、碧窗斜月藹深暉,愁聽寒螀淚濕衣。——張仲素《秋閨思》
141、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42、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王之渙《宴詞》
143、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蘇軾《后赤壁賦》
144、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宿業師山房期丁大不至》
145、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
146、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147、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韓愈《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148、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49、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錢起《送僧歸日本》
150、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李頎《送魏萬之京》
151、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劉長卿《彈琴》
152、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王昌齡《長信怨》
153、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154、東里來,西鄰醉,聽漁樵講些興廢。——任昱《沉醉東風·信筆》
155、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
156、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朱熹《水調歌頭·富貴有馀樂》
157、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李清照《添字丑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158、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錢福《明日歌》
159、欹枕悔聽寒漏,聲聲滴斷愁腸。——李白《清平樂·鸞衾鳳褥》
160、一聲聽,一聲數,一聲愁,一聲苦。——劉庭信《南呂·黃鐘尾》
161、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耳誰聽?——秦觀《滿庭芳·紅蓼花繁》
162、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采菱謳。——納蘭容若《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
163、待聽鄰女喚梳頭。——納蘭容若《浣溪沙·詠五更,和湘真韻》
164、聞雞久聽南天雨,立馬曾揮北地鞭。——毛澤東《七律·洪都》
165、兢聽自吹皆圣績,起看敵焰正闌干。——毛澤東《七律·改魯迅《亥年殘秋偶作》》
166、折楊黃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167、孤負當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蘇軾《滿江紅·懷子由作》
168、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
169、守分安命,順時聽天。——朱熹《朱子家訓》
170、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周邦彥《夜游宮·葉下斜陽照水》
171、佇聽寒聲,云深無雁影。——周邦彥《關河令·秋陰時晴漸向暝》
172、無端聽畫角,枕畔紅冰薄。——納蘭容若《菩薩蠻·朔風吹散三更雪》
173、此中冥昧失晝夜,隱幾寂聽無鳴蟬。——李白《當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174、郎聽采菱女,一道夜歌歸。——李白《秋浦歌·淥水凈素月》
175、醒酒微風入,聽詩靜夜分。——杜甫《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
176、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177、郵亭無人處,聽檐聲不斷,困眠初熟。——周邦彥《大酺·春雨》
178、昨夜一江風雨,都不曾聽得。——朱敦儒《好事近·漁父詞》
179、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朱敦儒《臨江仙·直自鳳凰城破后》
180、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朱敦儒《念奴嬌·晚涼可愛》
181、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歐陽修《豐樂亭記》
182、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歐陽修《畫眉鳥》
183、時游敬亭上,閑聽松風眠。——李白《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184、病酒不堪朝轉劇,聽風且喜晚來恬。——唐寅《落花詩》
185、蹤跡,漫記憶,老了杜郎,忍聽東風笛。——史達祖《喜遷鶯·月波疑滴》
186、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187、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
188、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張炎《月下笛·萬里孤云》
189、老翁欹枕聽鶯囀,童子開門放燕飛。——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90、從教屋外陰風吼,臥聽籬頭響玉簫。——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91、午枕覺來聞語鳥,欹眠似聽朝雞早。——王安石《漁家傲·平岸小橋千嶂抱》
192、聽曲知甯戚,夷吾因小妻。——李白《鞠歌行》
193、愛聽松風且高臥,颼颼吹盡炎氛過。——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194、末須賦、疏香淡影,且同倚、枯蘚聽吹簫。——王沂孫《一萼紅·石屋探梅》
195、聽久余音欲絕,寒透鮫綃。——王沂孫《一萼紅·石屋探梅》
196、哀弦重聽,都是凄涼,未須彈徹。——王沂孫《慶宮春·水仙花》
197、斷續無憑,試立荒庭聽取。——王沂孫《掃花游·秋聲》
198、當時暗水和云泛酒,空山留月聽琴。——王沂孫《八六子·掃芳林》
199、從古無奈何,短歌聽一曲。——白居易《短歌行》
200、請數系虜事,誰其為我聽?——杜牧《感懷詩一首》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