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歷史文化
徽州歷史文化
徽州脫胎于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縣,影響極大。平鎮方臘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導讀徽州脫胎于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縣,影響極大。平鎮方臘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徽州脫胎于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縣,影響極大。平鎮方臘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徽州歷史文化
徽州脫胎于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所置的歙州。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方臘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先后攻占了江南六州52縣,影響極大。平鎮方臘起義后,改歙州為徽州,除元末曾改稱興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后廢府留縣的790年間,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長達780年之久,所轄六縣也一直沒有變動,這對徽州孕育出相對統一的文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也為徽商的崛起提供了便利。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慶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為省名。徽州,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歷史、文化、思想概念。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