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琴
我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三千多年前已盛行。
二、塤
古代吹奏樂器,形似梨,用陶土燒制而成。最早出現(xiàn)于約七千年前,大部分是二音孔和三音孔,至殷商時期的五音孔陶塤已能吹奏七聲音階和部分半音,發(fā)音古樸醇厚而悲壯。
三、篳篥
杜甫、白居易等詩人在詩行中常有細致的描述。
四、古琵琶
琵和琶是古代兩種不同演奏手法的稱謂,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后彈
五、古箏
春秋戰(zhàn)國時代流行于秦地,故史稱秦箏。漢晉以前十二弦,唐宋以后增為十三弦。明清以來逐漸增至十五或十六弦。按五聲音階定弦。傳統(tǒng)演奏技法:用右手大、食、中三指彈奏。用左手食指、中指或無名指、中指按弦,以取得“按、顫、揉、推”等變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