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也性相遠也的意思:人(或生命)先天具有的純真本性,互相之間是接近的,而后天習染積久養成的習性,卻互相之間差異甚大。
性相近也性相遠也的出處:《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性相近也性相遠也的延伸思考:
(1)人的本性都是很單純的,但是人心和思想卻都是極其復雜的,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互相之間差異極大。在復雜的人心和觀念中鉆牛角尖,或要求別人和自己一致,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簡直是庸人自擾。
(2)如果認同、接受人世間的不好的觀念、不好的思想、執著心等,會受到污染,那么不認同、不接受、不接觸人世間的不好的觀念、不好的思想、執著心等,是不是就不受污染了?這是不是要具備能區分人心、思想、觀念的善惡好壞的能力?這是不是就具備了某種程度的智慧了?這方面做得愈好愈徹底,是不是心就愈純凈,愈能顯露出本性,也就是智慧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