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形容天氣的狀況有多云、陰、、晴、小雨、陣雨、中雨、大雨、小雪、中雪、大雪、霧、冰雹等等。那么,多云是有太陽還是沒太陽?多云是指有太陽還是沒有太陽?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多云是有太陽還是沒太陽
多云是有太陽。多云是天空局部有云團遮擋太陽,太陽時隱時現,所以能見到太陽。
多云和陰天的區別
1、天空中云層總量不同
多云天空中云層較多,中、低云云量占天空面積4/10-7/10或高云云量占天空面積6/10-10/10,陰天天空中低云總云量在8/10及以上。
2、陽光的強弱不同
多云陽光不很充足,但仍能從云的縫隙中見到晴天。陰天陽光很少或不能透過云層。
3、形成降雨的情況不同
多云天氣天上有云但形不成降雨,天上都是高積云,陰天是可以形成降水的天氣,天上有積雨云或是層積云。
天氣狀況一共有5種:
1、晴:是指全天內天空中云量低于3成(即30%)。
2、多云:是天空中有4-7成的中、低云或6-10成的高云時的天空狀況。
3、少云:是天空中有1-3成的中、低云或4-5成的高云時的天空狀況。
4、陰:是天空陰暗,密布云層,或天空雖有云隙而仍感到陰暗(總云量8成以上),偶爾從云縫中可見到微弱陽光的天氣現象。
5、霧:是指懸浮在貼近地面的大氣中的大量微細水滴(或冰晶)的可見集合體。
云為什么在天空中分層分布
云的分層與氣流結構和不同尺度的天氣系統有關。
上升氣流區,云形成,下沉氣流區,云消散。上下兩層云,表明中間有層區域有下沉氣流。兩者一般分屬不同天氣系統。通常高層的是大尺度天氣系統帶來的,或是移動性較強的的。低層的云通常是局地中小尺度天氣系統帶來的。
由于水汽的豐盛程度和因高度的不同而呈現不同,加上氣溫的垂直遞減和氣流的運動,因此各層的云組成和成分形態不同。一般的高云(高度在6000米以上,中低緯度地區)由冰晶構成;中云(2500到6000米之間,中低緯度地區)由水滴和過冷卻水(5000米以上可能有冰晶存在)構成,低云(低于2500米,中低緯度地區)由水滴構成(冬季寒冷地區低云有過冷卻水存在)。
云是怎樣形成的
人們常常看到天空有時碧空無云,有時白云朵朵,有時又是烏云密布。為什么天上有時有云,有時又沒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許多細小的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組成的。有時也包含一些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觸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結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從地面向上十幾公里這層大氣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溫度越低,空氣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動、植物的水分,隨時蒸發到空中變成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后,成云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發(升華),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
水汽從蒸發表面進入低層大氣后,這里的溫度高,所容納的水汽較多,如果這些濕熱的空氣被抬升,溫度就會逐漸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達到飽和。如果空氣繼續被抬升,就會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溫度高于0°C,則多余的水汽就凝結成小水滴;如果溫度低于0°C,則多余的水汽就凝化為小冰晶。在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漸增多并達到人眼能辨認的程度時,就是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