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又叫黃晶,是含氟硅鋁酸鹽礦物,它是由火成巖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于流紋巖和花崗巖的孔洞中,由于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志,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guī)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有多種多樣,一般為黃,藍,綠,紅,褐等淺色,有玻璃光澤,有的無色透明,黃玉的顏色在陽光長時間曝曬下會發(fā)生退色,黃玉可作為研磨材料,也可作儀表軸承,透明且漂亮的黃玉屬于名貴的寶石。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制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
區(qū)別如下:
1、黃玉與水晶的原料區(qū)分較為容易,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也可作為區(qū)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三點四九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二點六五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qū)分,肉眼區(qū)別黃玉與碧璽,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2、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qū)別,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征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并具輕微的二色性,比重較輕,黃玉具柔和光澤和較大比重,確切鑒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3、玻璃與黃玉除光澤和偏光性不同外,黃玉是天然晶體,具有良好的傳熱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覺,而玻璃則是溫的,在放大條件下,黃玉有時可見到一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組成的氣液包裹體,而玻璃內往往含圓球形的氣泡,這點可作為輔助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