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作為皇帝管理皇朝的得力助手,宰相的職責可謂是重中之重。宰相可以說實在封建社會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quán)勢人物。那么在歷史中哪些宰相堪稱治國的精英呢?本期的歷史故事,為你解析。
1、從奴隸到宰相,人生逆襲的典范——伊尹
伊尹是夏末商初之人,在他之后的漫長歲月里,說一個官員像伊尹,基本上就是最高的贊譽,當?shù)闷疬@一評價的絕對不超過兩手之數(shù)。然而,伊尹這樣厲害的人物,相傳卻是奴隸出身,他的父親是一位善于烹調(diào)的奴隸廚師,他的母親是居于伊水之上采桑養(yǎng)蠶的奴隸。長大后,伊尹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了商王湯的身邊,因為善于烹飪,漸漸受到湯的重用,最終輔佐商湯,一舉滅掉了夏朝。不過,伊尹在后世享有盛名,卻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長壽,使得商湯過世之后,他得以宰相的身份代執(zhí)帝王的權(quán)柄,并留下了“伊尹放太甲”的輝煌紀錄。后世的權(quán)臣有不少效仿伊尹的,卻基本上難有好結(jié)果。
2、不是帝王,勝于帝王——周公
西周初年的周公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武王去世之后,代年幼的成王攝政。在傳統(tǒng)讀書人的眼中,制禮作樂的周公毫無疑問是天字第一號的大政治家,也是最后一個“圣王”,所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周公是壓軸的最后一人。在其之后,則圣賢去位,無論孔夫子還是孟夫子,雖然曾經(jīng)雄心萬丈,卻終究不過是棲棲遑遑的“呆”書生罷了。
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霍光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話用在西漢名臣霍光身上,真是再貼切不過。作為西漢戰(zhàn)神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弟弟,雖然他的父親只是很平庸的一個基層公務(wù)員,但由于有著兄長的提攜,霍光早年的仕途之路一帆風順。漢武帝死后,身為輔政大臣之一的霍光,很快掌握住了最高權(quán)力,并一度視廢立帝王如等閑。只是霍光死去不久,霍家一族就被滿門抄斬,雖然他本人依然被漢朝皇帝尊奉有加,但家族出現(xiàn)這樣的悲劇,足令后人唏噓不已。
4、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
被稱為“臥龍之才”的諸葛亮,其人生軌跡堪稱傳奇。蜀主劉備死后,實際掌握了蜀國最高權(quán)柄的丞相諸葛亮,正如其“調(diào)戲”李嚴時所說:加十錫可也。諸葛亮的一生,雖然發(fā)牌時沒有拿到好牌,卻基本上壓著對手打,當然,他運氣不佳,最后還是累死了。從表面的數(shù)據(jù)上看,諸葛亮的文治武功相比于那些大一統(tǒng)時代的名相,似乎有點拿不出手,但從后世名聲上看,諸葛亮卻足以吊打任何人。何以如此,或許這樣一則故事可窺一斑:恒溫征蜀,尤見武侯時小吏,年百余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后,不見其比?!?/p>
5、救時宰相——張居正
相比于前面四人,明朝權(quán)相張居正,無論是實際執(zhí)掌的權(quán)柄還是身后的美名,當然都遠遠不如。但張居正身前的最后十年,還是很好地抓住了機會,成功地平衡了或駕馭住各方勢力,以內(nèi)閣首輔之名,主持全國軍政大事,事實上掌握了當時最大的權(quán)勢。他執(zhí)政的十年,施行的一系列措施,被稱為“救時良策”,然而,其個人操守卻備受批評。
以上五人,雖然名為宰相,但事實上掌握了幾乎相當于帝王的權(quán)力,下面要敘述的五人則可稱名副其實的宰相,他們終其一身,即便權(quán)傾天下,但頭上始終有著掌握其命運的大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