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舜臣、應旸、應劭、應順、應垕等。
1、應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2、應旸: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后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3、應劭:東漢政治家、軍事家、法學家。任泰山太守時大破黃巾軍三十萬。著有《漢官儀》、《風俗通義》、《漢書集解音義》、《春秋斷獄》等著作。
4、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后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5、應垕:(986-1057)江西省宜黃縣神崗人。宋代天文學家。自幼聰穎好學,勤于分析思考,精通經史,卻淡泊功名。畢生精研天文歷法,探索天象奧秘,推算宇宙星體運行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