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的哲學(xué)思想:
1、良知與心、物、理的關(guān)系。
事物只有在良知的意向性中才能成其為物,事物只有在良知的統(tǒng)覺性中才能具有其理,人心只有在良知的作用下才能分別善惡。
2、良知之體與用。
(1)良知之體。良知之體人人皆具,良知之體寂然不動,良知之體非善非惡。
(2)良知之用。良知之用現(xiàn)于見聞,良知之用知善知惡。
(3)良知之體用不二。
3、如何“致良知”
(1)致良知即去除遮蔽。
(2)致良知于事事物物。
(3)致良知須事上磨練。
(4)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思想核心:
“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nèi)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