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俶,字次騫,小名阿鴦,世稱文鴦。譙郡人(治今安徽亳州)。魏末晉初名將。文鴦早年于曹魏為官。正元二年(256年),隨父文欽與毌丘儉在淮南起兵,討伐執(zhí)政的司馬師。文欽兵敗后,隨父南奔吳國。諸葛誕在淮南叛魏時,吳國遣文欽父子馳援諸葛誕,由于內訌,諸葛誕手刃文欽,文鴦于是出降司馬昭。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qū)麻池鎮(zhèn)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què]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叛亂,占據(jù)濮陽,但是兩年間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又趁劉備與袁術作戰(zhàn)時襲取了徐州,與劉備和好一陣又相互攻伐一陣。期間,以轅門射戟化解劉備與紀靈的爭斗。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先后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后,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水淹下邳,呂布被部下叛變,城破被俘,被處死。
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呂布與文俶各有厲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