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自西周起,每年四季發(fā)生的國家大事。從魯隱公記述到魯哀公,歷十二代君主,計二百四十四年,是魯國史書的原文。
在每一季的開始,一般要寫“春”到“秋”四季的季節(jié)。古人重視春季和秋季,因此把國史記載叫做《春秋》。
《春秋》,即《春秋經(jīng)》,又稱《麟經(jīng)》或《麟史》,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jīng)”之一。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現(xiàn)存版本由孔子修訂而成。《春秋》用于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但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