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沖壓工藝。
生產出各種車身沖壓零部件,首先要把整卷鋼板開卷后裁剪成大小不等的幾塊,分類整理,以便有各自不同的用處。大小不等的鋼材,要經過一道切邊工序。然后分配到各個沖壓機上,進行下一步工序。
平整的鋼材經過沖壓機重新塑造,被壓制成車身上的各種沖壓部件。形狀結構復雜的車身零部件接下來被送到了焊接車間,進入了下一道工序。
2、焊接工藝。
將各種車身沖壓部件焊接成完成的車身,在焊接車間,各種各樣的車身零部件在這里結合到了一起,完成這項工作的是另一項關鍵工藝——焊接。每一道焊接完成后,都要仔細檢查焊接情況。
現在的車身焊接大量運用了工業機器人,大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失誤的風險。在確認了焊接沒有問題之后,白車身就將被送入涂裝車間進行下一道工序。
3、涂裝工藝。
防止車身銹蝕,使車身具有靚麗外表,組裝完成的車身,被吊裝到噴漆車間,先進行電泳防銹處理。電泳防銹處理完畢后,還要清理車身表面,發現是否有缺陷,為噴漆做準備。
由于油漆含有大量有毒物質,而且人工噴漆效率低、浪費油漆,因此噴漆工藝已經由機器人來完成了。至此車身涂裝工藝就結束了,噴涂完畢的車身將被送到總裝車間進行最后一道工序。
4、總裝工藝。
將車身、底盤和內飾等各個部分組裝到一起,形成一臺完整的車。經過噴漆后到車身是一個框架的結構,在總裝車間,需要將發動機,變速箱,懸掛系統,輪胎,各種油水管路,各種電氣設備,玻璃,座椅,內飾安裝齊備并加注油水。
通常情況下,好的車企具備自己的發動機研發能力,普通車企往往是使用其他廠家生產的發動機。而變速箱,懸掛系統,輪胎,玻璃,內飾,座椅等通常都有相應的生產廠家作為供貨商。車企只負責最后的組裝,不負責這些部件的生產。
5、全車檢驗與試車。
做出廠前最后檢驗,發現缺陷與故障,全車組裝完成后需要做最后檢驗,以保證各組裝部件準確,可靠。進行試車,測試汽車的動力系統,懸掛系統,剎車系統是否良好,各類電氣按鍵是否有效,大燈雨刮器等部件是否正常等。經過檢驗合格的車輛會被廠家送至停車區等待出庫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