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 ,曾經(jīng)周游列國特地去周的向老子問禮。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圣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xué)問 。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xué)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 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xué)問出眾,為 什么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問他:“ 孔圉死后,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xué),不恥下問,才配叫‘ 文’?!钡茏觽兿耄骸袄蠋煶O騽e人求教,也并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xué),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xué)習(xí),叫“不恥下問”
2、伽利略喜歡提問題,不問個水落石出決不罷休。他上大學(xué)的時候,有一次老師講的只顧引用前人的知識論據(jù),伽利略就說科學(xué)一定要與事實符合,否則就不是真正的科學(xué),使得老師下不了臺。他勇于堅持、好學(xué)善問、追求真理的精神變因為這樣,他才最終成為一代科學(xué)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