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辰時即早上7:00——9:00之間。古代人把一晝夜分為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時辰,共是十二個時辰,十二時辰用天干地支十二個代號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辰簡稱子時或子牌,相當于今23點到第二天1點鐘。
-
戊午是11點到13點之間,其實戊午就是屬于干支之一,順序排下來是第55個,這個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歷史上使用的紀年方式,它前面一個是丁巳,后面一個就是屬于己未。論陰陽五行,天干之戊屬陽之土,地支之午屬陽之火,是火生土相生。
-
1、一更對應現代時間19-21點,二更對應現代時間的21-23點,三更對應現代時間的23-1點,四更對應現代時間的凌晨1-3點,五更對應現代時間的凌晨3-5點。2、古代中國民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間段,首尾及三個節點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
-
1、一更對應現代時間19-21點,二更對應現代時間21-23點,三更對應現代時間23-1點,四更對應現代時間凌晨1-3點,五更對應現代時間凌晨3-5點。2、古代中國民間把夜晚分成五個時間段,首尾及三個節點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